固始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头条资讯

    发布投稿
    客服热线18037337404

    男子离奇失踪,半年后浮出水面!夫妇埋藏惊天秘密逃亡,案发现场难道还有他人?

    2020-10-10 00:27:00

    来源:新闻夜航   作者:热点早知道

    阅读:1583

    评论:0

    [摘要] 来源:新闻夜航 近日,在哈尔滨市公安机关的努力下,一起尘封了18年的命案积案得以大白于天下。 通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教导员 王成 当时抛尸位置就在前面这条河,在这个电线杆子黑色电线杆子和这棵树这个位置,大致位置在这儿,在河中发现时,渔民给打捞上来了,渔民报警之后,咱们进行打捞的。 发现尸体的时间是2003年6月

      近日,在哈尔滨市公安机关的努力下,一起尘封了18年的命案积案得以大白于天下。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教导员 王成

      当时抛尸位置就在前面这条河,在这个电线杆子黑色电线杆子和这棵树这个位置,大致位置在这儿,在河中发现时,渔民给打捞上来了,渔民报警之后,咱们进行打捞的。


      发现尸体的时间是2003年6月,地点在通河县万柳村附近的江面上,当时一位渔民看到江面上漂着一个麻袋。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教导员 王成:

      打渔的渔民发现麻袋之后,用杆子扒拉麻袋,麻袋中间扒拉开之后,看见人的腰部了。

      当地公安机关马上介入,很快就排除了意外落水或是自杀。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 所长 席明光:

      从法医的尸检,检验毛某的头部被钝器致伤,就是机械性钝器致伤死亡,检验当中能推断出死亡的大致时间,也是在半年左右。


      遇害时间推断为半年前,也就是2002年的冬天,这个时间点让民警想起,有一户毛姓人家曾报过案:有人失踪

      遇害者毛某的嫂子 付某琴:

      那小子叫啥我忘了,姓鲍的,说给他买点儿药送去,捆点苞米秆子,去捆苞米秆子去了,完了他就六、七天没回来,我们找就没找着,说他当天晚间就走了,就回家了,我们所有的亲戚、朋友找了12天,我上佳木斯还去找了呢,也没找着,回来我就报案了。

      报案的是通河县火炬村村民付某琴,由她一手带大的小叔子毛某,在2002年11月的一天,离开家去万柳村办事,之后就离奇失踪了。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 所长 席明光:

      进一步调查过程中,找到他当年去送药的,他的朋友鲍某,鲍某说当天下午(毛某)来到他家送完药之后呢,在他家喝了一顿酒,又到他父亲家喝了一顿酒,喝了一顿酒之后,去向不明。

      当时的办案民警找来毛某的嫂子辩认。

      遇害者毛某的嫂子 付某琴:

      转过年,五月初四那天去找我去,我就确定了,肯定了,我没到那儿我都怀疑到了,走到半道时派出所那头打电话,那头就验尸呢,完了就问我,我小叔子哪儿有旧伤没有,我说有,因为他从小就没母亲,就在我手下长大的,我说上学时桌角磕过他脑袋。

      法医确定,毛某的头部有陈旧性伤痕,但并非致死原因,真正的死因也不是溺水,是头部遭受钝器重击。警方由此推断,毛某是在遇害后,被抛弃到了冰封的河里。
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 所长 席明光:

      按照以往的常理来看,犯罪嫌疑人出现(抛尸)这种情况的时候,应该出现当时有句话叫远抛近埋,因为他就近把尸体埋到大河里,冬天凿冰窟窿里埋的,应该说案发现场在附近,一个是在附近,另一个是说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,肯定有这样必然的联系,或是说熟悉。

      民警分析,毛某家住火炬村,最后失踪地点是在万柳村,两村相隔有40多公里,最可疑的就是抛尸地点就是万柳村村头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 所长 席明光:

      提示就是认为,毛某被害人的第一现场就在这个村子里头,我们就围绕这个村子,进行调查。

      调查的过程困难重重,案发地周围一片荒凉,没有任何目击者,尸体被江水泡了半年,可能提供线索的物证或痕迹都消失了,公安机关虽连年在调查,但一直找不到与毛某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。直到2020年夏天,通河县公安局再次启动毛某被害案的侦查工作,注意力又集中到了万柳村。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长安派出所 所长 席明光:

      (以)万柳屯为重点,我们在调查走访中,发现他们村里有户居民,一家三口人离奇地去向不明,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,也没有和任何人有任何交流,突然间三口人举家搬迁。
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 副局长 韩铁诚:

      (在)全村梳理出可疑可漏之人,这样就把大网撒下去了,撒下去之后经过缜密的梳理,梳理出几组可疑人员,然后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侦查手段,对他们进行研判,综合分析大数据比对,最后确定嫌疑人。

      举家搬迁的是一家三口,户主张某、妻子鲍某还有时年11岁的儿子。办案民警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方法,走访证人、远程取证,在掌握一定证据之后,将张某和鲍某列为网上逃犯。2020年9月12日,通河县公安局派出14人抓捕组,赶赴张某、鲍某藏匿的河北省任丘市一个小村子,实施抓捕。
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 副局长 韩铁诚:

      夫妻俩貌似惊恐,实际上从眼神、从心里感觉到,他们应该是长出了一口气,感觉到逃亡生活已经结束。

      夫妻俩逃亡了18年,肯定会统一口径,接下来,才是民警最艰难的时刻——审讯。怎样让他们开口呢?随着审讯力度的不断加大,令办案民警感到意外的是,在当年的案发现场,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二对一,而是隐约感到,案发现场似乎还有一个人,就是可疑的第三个嫌疑人

      民警: 你管他叫啥?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 叫疙瘩,毛疙瘩。

      民警: 什么时候认识的?哪年认识的?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 你说我上哪儿记这事去,后期整吧整吧,他老那什么玩意,老是撩扯撩扯。

      办案民警决定从女性嫌疑人身上打开突破口,很快,鲍某坦白交待,是他们夫妇合力杀害了毛某,并抛尸,因为他们和毛某原本就有矛盾,2002年11月案发那天。毛某又在酒后来到了鲍某的家。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我就往出推他,推他过程当中,他叫嘟嘟嘟说,早晚得弄死你们,弄死谁不知道。(完了之后呢)之后你说怎么下手的?我也不知道摸啥玩意不知道了,反正(打)他了。

      然而,办案民警认为鲍某的交待有所隐瞒,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和行凶的方法上,都跟公安机关掌握的情况不符合。

      民警: 几点吃的饭,吃完饭都干什么了?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 几点,那上哪儿(记)

      民警: 大约,天黑了,三四点钟农村几点?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 吃饭没准,我们吃饭。

      民警: 那天你几点吃的?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 那天正常上哪儿知道去呢,我们吃饭有时早有时晚。

      民警: 那天干啥了,都有啥活动?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 啥活动啊?


      之前,办案民警掌握,在案发当天,张某、鲍某夫妇一起去了亲戚家,吃过晚饭才一起回的家,并不像鲍某所说,夫妇俩是一前一后回来的。那么,在他们碰到毛某之前,又发生了什么呢?

      通河县公安局 副局长 韩铁诚:

      因为这起案件就是由第三个嫌疑人而引起,实际这三个嫌疑人和这个毛疙瘩都有过节,有过节赶到一起之后,第三个嫌疑人帮助这个夫妇,完成了杀人和抛尸的过程,第三个嫌疑人逐渐浮出水面之后。(记者:怎么浮出来了?)是他们夫妇相互的供词出现了瑕疵,然后侦查员经过研究,经过制作审讯提纲、审讯计划,终于他们开口了。

      犯罪嫌疑人 鲍某(女):就走这一溜,魏三家房子那面,先得路过我家门口,就听见他那屋吵吵吵,完了我就过去了。(在你家听见他家有人吵吵,你们就去的,是不是)对。

      第三个犯罪嫌疑人是指住在张某、鲍某隔壁的魏某,人称魏三的人。魏某时至今日仍住在村里,被抓获后,三个人的交待互相印证出毛某遇害案的真相。案发当时,毛某先是和隔壁的魏某因琐事吵了起来,张某和鲍某过去打算拉架,一言不合动起手来。

      犯罪嫌疑人 张某:

      我说你们吵吵啥,(毛某说)用你管呢,(完了照着哪儿打哪儿了),就脑袋那两溜,后脑勺子那块吧。


      看到毛某不动了,张某和魏某商量了一下,找了麻袋将毛某包裹起来,趁着夜深人静,架上爬犁,凿开冰面,抛尸河里。


      一起尘封18年的命案积案终于告破,这也是对受害人和他的家属一个彻底的交待。

    人已打赏

        ×

  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  • 1元
        • 2元
        • 5元
        • 10元
        • 20元
        • 50元

  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  ×

  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  加载更多
        热点早知道

        热点早知道

        1934文章
        1316.5万总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