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县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头条资讯

    发布投稿
    客服热线18037337404

    熬夜变傻有科学依据,人类睡觉时会被“洗脑”,科学家首次拍下全程

    2019-11-22 06:25:52

    来源:36氪   作者:信息网健康

    阅读:1580

    评论:0

    [摘要] 当你睡着之后,大脑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:从轻度睡眠,到失去意识的深度睡眠,再到快速眼动(REM)睡眠,就是容易做梦的状态了。 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量子位”(ID:QbitAI),作者:鱼羊,栗子,36氪经授权发布。 你睡着的时候,真的被洗了脑。 这次,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,史无前例地拍下了清洗过程:
    当你睡着之后,大脑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:从轻度睡眠,到失去意识的深度睡眠,再到快速眼动(REM)睡眠,就是容易做梦的状态了。

    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量子位”(ID:QbitAI),作者:鱼羊,栗子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    你睡着的时候,真的被洗了脑。

    这次,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,史无前例地拍下了清洗过程:

    红色是血液,蓝色是脑脊液。厉害的是从前没有发现过,血液会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脑。每当血液大量流出,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。

    脑脊液进入之后会清除毒素,比如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。

    而这样的清洗,只有在睡着后才能做到,让人一觉醒来,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;没睡着的时候,脑脊液并没有充分的机会趁虚而入。

    另外,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脑电活动和清洗过程之间的关系,也就是说脑电波指挥了液体运动。

    这项成果,刚刚登上了Science。

    作者兴奋地说:离揭示阿尔茨海默病和睡眠之间的联系,又近了一步。

    而罗切斯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MaikenNedergaard则不禁赞叹:

    这篇论文太棒了。

    完全想不到,有人能够真的证明,脑电活动是可以让液体流动起来的,一颗赛艇。

    所以,多睡一点吧,不要熬夜了。洗脑洗不完,说不定真的会变傻(狗头)。

    为何只有睡着才能洗脑?

    当你睡着之后,大脑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:

    从轻度睡眠,到失去意识的深度睡眠,再到快速眼动(REM)睡眠,就是容易做梦的状态了。

    这项新的研究,是专注在非REM的阶段,就是没到要做梦的时候,也是对大脑保留记忆(MemoryRetention)来说,非常重要的阶段。

    其实,2013年已经有研究证明了,在小鼠睡眠的过程中,大脑里像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毒素,是会被清除的。大脑用的清洁剂,叫做脑脊液。

    问题是,到底怎么清除的?为什么只有睡觉的时候才能清除?

    科学家们做了个实验,让13个人类带上脑电帽,在核磁共振(MRI)机器里睡觉。脑电图会显示,一个人处在哪个睡眠状态;而MRI会测量血氧水平,显示有多少脑脊液流进流出。

    然后发现了奇妙的现象:

    大脑里的血氧浓度,出现了明显的大周期变化。也就是说,血液会大规模、周期性地流出大脑。

    这个时候,脑脊液就会趁机冲进大脑,把留给它的空间都填满:

    绿色是血液氧合信号,紫色是脑脊液信号

    醒来之后,大周期不见了,脑脊液就没办法大量冲进大脑,完成有效的清洗:

    论文的通讯作者LauraLewis(简称“刘易斯”)认为,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,大脑里的神经元们会开始同步活动,一起开,一起关。

   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,是因为脑电图的数据显示,有神经节律出现后,才发生了血液和脑脊液的流转:

    当大量神经元一同停止了激发,就不需要那么多血液进去输送氧气,才给了脑脊液涌入的机会。

    这样,便有了我们在开头看到的那副景象:

    这个发现很重要,它告诉我们睡眠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功能:

    我们醒着的时候,神经元们是不会同开同关的。所以,醒着的时候没有办法让大脑的血量,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。

    只有睡着之后,大脑里没有那么多血液的时候,脑脊液才能自如地循环开来,清除像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代谢副产物。

    甚至2013年那项小鼠研究的负责人,罗切斯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MaikenNedergaard,也发出了赞叹:

    这篇论文太棒了。

    完全想不到,有人能够真的证明,脑电活动是可以让液体流动起来的,一颗赛艇。

    下一步研究

    根据布莱斯·曼德(BryceAMander)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论文,衰老和局部脑萎缩,就与非快速眼动(NREM)睡眠期间的慢波活动减少有关。

    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nn.3324

    这项研究指出,老年人的睡眠中断,是大脑结构改变所致,会导致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。

    而现在,波士顿大学的这一新进展表明,慢波损耗与脑脊液流量减少有关。

    下一步,他们会继续探索衰老是如何影响人们睡眠时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的。

    据刘易斯介绍,研究团队计划招募老年人参加下一次研究。

    而研究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难题,是脑电波,血液和脑脊液究竟是如何完美协同的。刘易斯表示:

    我们观察到,神经改变似乎总是首先发生,随后血液从脑部流出,这之后脑脊液波动才会出现。

    这项研究的深入,也给治疗和预防像老年痴呆(阿尔茨海默症)、自闭症这样的神经疾病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。

    此前,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开发频频陷入困境,但现在,科学家们指出,或许不着力于起作用的特定分子,而是着重增加“洗脑”的脑脊液总量,会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    女科学家领衔

    这篇Science论文的通讯作者,是波士顿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劳拉·刘易斯。

    2014年,她从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专业博士毕业。其研究方向是脑成像,神经动力学以及计算神经科学与信号处理等。

    论文一作,则是刘易斯实验室的成员妮娜·福尔兹(NinaFultz)。

    有趣的是,刘易斯实验室的10位成员当中,绝大多数都是女性。

    传送门

    论文地址:https://science.sciencemag.org/content/366/6465/628

    其他相关研究:

   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3880190/

   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nn.3324

    人已打赏

        ×

  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  • 1元
        • 2元
        • 5元
        • 10元
        • 20元
        • 50元

  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  ×

  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  加载更多
        信息网健康

        信息网健康

        312文章
        50.5万总阅读